不,工作並不是道德加諸我們身上的職責。其實,工作代表著人類心靈最深刻的欲望,就是希望人生能具有意義。
——Harold W.Dodds,美國教育家
人生存在這世上的意義到底是什麼?什麼是人生?這是大家在每一個成長過程中都會探討的問題。各大宗教對人生也有不同的定義。證嚴法師所著的《靜思語》中道出了他對人生的看法:“活在天地之間,若只是隨波逐流,讓形軀隨著時間而生老病死,那實在是沒有意義的人生;所以應配合社會環境的教育,及古今聖賢對我們的引導,好好探究 ‘生從何來,死從何去’乃至人生意義何在的問題。”,她也說:“人的生命要不斷發揮它的功能,才是活著的人生。”
當我們呱呱墜地,哭哭啼琣a來到這個世界,周遭的人卻是歡歡喜喜地迎接新生命的降臨;但是當我們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,反而是周遭的人是哭哭啼啼,而我們卻是含笑而殮。要如何才能做到沒有遺憾,帶著微笑離開這個世界呢?其實很簡單,那就是在短短的人生旅途中,儘量發揮自己的力量,過得充實一點,不讓生命留白。
怎樣才算是發揮自己的力量,過得充實一點呢?那就是依循人生的真正目標前進,即:學習-賺取-回饋,才不枉此生。
學習是人生一個重要的環節。沒有正確的學習態度就不能擁有全面的知識,建立穩固的基礎,開拓成功的事業。所謂“活到老,學到老”,學習的過程是永無止境的,。一個人一生的成就與智慧,是與他所累積的經驗和知識成正比的。學習是要建立自信,讓自己勇往直前;學習更是要開放自己,擴大視野,讓自己接受“凡事都有可能”的事實。
學習最忌諱的是抱有“我知道”的心態。世間一切事物,很多都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,很多人只知皮毛卻不願深入瞭解,這都是因為自認為沒有必要再深入研究所造成的。一旦自以為很懂的時候,您就會停止發問,停止進步。切記,我們要不斷地尋求突破,因為如果我們停止尋求更好的,我們將停止成為最好的。
賺取的時機和學習的成熟度是有直接關連的。所謂,“少壯不努力,老大徒悲傷”,如果用於學習的時間越長,就意味著賺取的時機將會越遲到來,也就是說賺取的時間將會越短。賺取是要用智慧,而不是用勞力。融合人力、物力、財力及知識科技的杠杆效用,才能達至事半功倍的成果。
一個人如果賺得大筆金錢而不懂得利用也是枉然。取之社會,用之社會,這才是高尚的H生、幸福的泉源。我們撤手歸西時,所能帶走的,不是所存下來的錢,而是施捨所得的滿足感。“人死留名,豹死留皮”,人生道路中,只有完成回饋的使命才能算是完整的生命。
我們每天都來去匆匆,奔波忙碌,可是您是否朝著學習、賺取和回饋的人生目標前進呢?
致勝小貼士
要朝著人生的真正目標:學習——賺取——回饋,三個過程邁進,才是完整的人生。
學習是沒有止境的,而學習的成熟度直接影響賺取的時機,有了賺取的能力就可以回饋社會,完成使命。
(SHTC Resources Sdn. Bhd-《老板不老》)